当前位置:柒夏锦年>历史军事>明末大寨主> 第五百五十一章 短暂的和平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五百五十一章 短暂的和平(2 / 2)

祯手里搞到钱,但是大乾的君臣还是比较有操守的。

以孙元化为首的归化,哦不对,降臣就主动找到楚行,跟楚行谈了谈,认为自古以来就没有说,俘虏了敌国高层不优待的。

如果我们连敌国的王爵都怠慢,将来谁还敢投靠我们大乾啊?

大王,千金买马骨的事情,您还是得做做的。

楚行觉得还是有那么一丢丢道理的。

虽然很看不惯大明的君臣的那些骚操作,楚行还是很大方的在内库里,拿出些银子,给唐王买了一处小院,就挨着那些脚夫们住。

当然,之所以是买,而不是直接划定某个房屋,是因为此地太寒酸,而且是百姓们的居所,而楚行是一口气买了一条胡同,并且很仁慈的起名仁义胡同。

楚行已经琢磨好了,将来这里肯定不只住唐王的,什么福王啊,秦王啊,通古斯野猪王啊,都可以来这里住一下。

让他们感受下,来自于大乾君主的慈爱关怀,享受下大乾的仁义之心多好。

按照原本的历史,大明逐渐走向覆灭,各类王爵之流,都是没有好下场的。

诸如崇祯上吊,闯王被锄头弄死,各类宗室跑的跑,死的死,反正就是没有好下场。

相较之下,楚行就比较仁慈了。

第一,大乾绝对不会搞什么残忍的大屠杀,毕竟华夏这片土地对于华夏儿女来说,现在变得有些狭窄,需要开拓更广袤的土地了,但是却没有一个炎黄子孙是多余的。

甚至楚行觉得,通古斯野人虽然残暴,虽然留着奇怪的造型,但是他们也是受过华夏教育,属于华夏文明圈的,有朝一日大乾的天兵杀到,也不会过分虐待他们的。

至于其他的明朝宗室,东瀛天皇,高丽君主啥的,楚行肯定也不会过于苛责的。

毕竟,只是奇怪的收集癖在作祟,想要解锁更多的成就罢了。

华夏文明圈排排坐,罗马文明圈排排坐,没事儿给大乾的君主表演个文艺节目,多舒服呢?

青州之战过后,大明全线收缩。

大乾也因为雨季不得不暂缓攻势,所以需要做的工作其实很多的。

首当其冲的便是青州城的重建工作,以及俘虏的安置问题。

朱大典虽然跑了,但是十万大军所携带的数万青壮府辅兵却留在了山东,而且大乾仁慈,肯定不会对这些运输粮草和武器的青壮和辅兵动手。

当然,这主要功劳肯定不是第二兵团的。

主要功劳是属于山东境内的大乾百姓的,他们自发组织义勇救民会,不知道捕捉了多少俘虏,但是不管怎么说,等待他们的命运就是大乾君主为他们安排的劳动改造。

因为俘虏大量的军队还好说,起码可以直接转化,但是青壮啥的就不好转化了。

直接分配土地,百姓肯定不服气。

因为这些人既不是山东境内,又不是南直隶境内的,他们是河南、北直隶、湖广境内的,所以他们起码要为大乾工作一段时间,才有机会改变命运。

青州之战以后,山东境内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强悍的力量能跟大乾对抗了。

耿精忠、尚可喜等人一见情况不好,立刻将大明的使者屠杀殆尽,然后坐着船跑到女真人的地界上当汉奸去了。

于是,登州府境内,又有大量的明军成了大乾的俘虏。

楚行也不刻意虐待他们,直接让他们先劳动改造就好,这一次大明与大乾之间的交锋,给大乾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伤,楚行也不愿意直接将他们转化为军队。

当然,登州府的明军其实质量还不错,其实有一定的价值。

不过有一个人的操作闪到了楚行的腰。

那就是大明兵部侍郎刘宇烈。

按照宋统殷的说法是,他真的走了一遭龙潭虎穴,就在大乾在青州、在汝宁跟明朝士兵打生打死的时候,宋统殷被兵部侍郎刘宇烈叫过去参加宴会。

本来宋统殷觉得是好事,毕竟两个人患难与共,算是过命的交情的。

可等到他进了游船,喝了半场,刘宇烈就非要自己坦白跟大乾的关系。

自己刚准备逃走,就听啪的一声,刘宇烈摔碎了酒杯,在外面闯进来了几十个刀斧手,宋统殷当场差点尿裤子。

就在宋统殷准备酝酿说辞的时候,刘宇烈说出了他心中的想法,他想借助他的渠道,给楚行写一封信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